一滴石墨的降本学问

      6月的清晨,东风锻造有限公司锻二作业部的车间里,机器轰鸣中夹杂着金属锻造的铿锵声。小设备前梁班指导员宋仕银蹲在石墨吨桶旁,手里的扳手轻轻敲了敲桶底 —— “咚咚 ”声里透着空洞,却让他拧起了眉头。这个装着锻造润滑剂的大家伙,每次换桶时底部总会挂着一层黑亮的溶液,像被遗忘的宝藏沉在角落。

37fb529c07da8c196d1600d15407eae6_compress.jpg

 “小李,这桶倒完了还能倒出多少?"”他扭头问旁边的操作工。年轻小伙儿擦了把汗: “宋师傅,估摸着有小半桶呢,管子够不着,只能眼睁睁看着浪费。”

     这话像根针戳在宋仕银心上。石墨溶液是锻造工序的 “血液”,每吨成本上千块,而这些挂在桶壁、沉在桶底的 点点滴滴,每月竟能攒出40公斤!当晚回家,他在笔记本上画起了草图:如果把吨桶斜着倒挂起来,能不能让残余溶液乖乖流出来?这不都是钱吗?

“钱”就是这么省下的

      第二天,班前会上的白板写满了公式: “40 公斤 ×12 月 × 单价 =?”班长徐锋用磁贴敲了敲数字: “降本不是喊口号,这滴石墨能锻出半个齿盘,浪费就是砸自己饭碗!”

宋仕银把自己想法告诉了班长,班长就给大家打起了“小算盘”。大伙一听有钱赚,干劲儿一下就上来了。

       说干就干。宋仕银带着班组小伙儿们搬来角钢和滚轮,给吨桶量身定做了个“斜躺椅”。第一次试验时,黑亮的溶液顺着倾斜的桶壁缓缓流入回收罐,机组长王龙举着量筒惊呼:“快看!多倒出 5 升!”

为客户操心:质量验证

      为公司省了钱,有人高兴,也有人担心:溶液浓度够不够?会不会影响锻件质量? “降本绝不能降质!”最不放心的是班长徐锋,午后的质检台前,空气像锻件滚烫,徐锋带着眼镜仔细观察着每一个锻件样品,对前来审核的客户代表说: “请您放心,我们的每批回收石墨都要经过浓度检测、清洁度化验、锻件探伤三关。”

      指导员王龙则拿数据说服了客户,他每天对石墨用量进行统计:“喷涂时间缩短 0.5 秒,流量降低 1%,不良率监测... ”结果显示,班组单件锻件的石墨消耗量同比下降0.1%,新能源齿盘充不满不良比改善前下降0.05%——石墨回收再利用对产品质量毫发无损! 客户代表终于放心地走了。

       好消息不胫而走,小设备前梁班的 “石墨降本经” 成了锻造公司的网红教材。机加作业部也闻讯跑来取经,要把这‘斤斤计较 ' 的降本妙招应用到切削液的管理上,为极致降本也出一份力

【供稿 : 徐锋】


赞/阅读

阅读量:157

标签

暂时没有标签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