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斗,青春最亮丽的颜色

 

C:\Users\liangxq\Desktop\东风50年\2.jpg

初识东风,源于大四期间学校安排的一次参观实习,通过对东风商用车各个工厂的参观实习,我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东风人,骨子里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;初入东风,学习了二汽、东风的历史,我才知道,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。今天东风的骄傲,源自鄂西北深山里的一根扁担,一盏马灯,一面干打垒的奉献,源自一代代东风人艰苦卓绝的奋斗。

2014年7月9日,我加入了东风锻造,成为一名光荣的东风人。

C:\Users\liangxq\Desktop\聂宏碧\学习成长交流.jpg

2015年春节,俄80MN自动化改造项目进入关键时期,需要春节期间不间断施工,确保按时投入生产。时间紧,任务急,我想总是要有人牺牲,于是我站了出来……。这一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,三十那天,电话那头传来父母略显责备但更多是欣慰的声音,肩上传来沉甸甸的感觉。

2015年,公司拟开发机器人步进梁,需要设计夹钳总成,部门想让新人试试手,我站了出来,重新学习夹持理论——画图——立项制作——线下调试……虽然最后没有达成预期目标,可是在这过程中我收获良多。

2016年初,借助公司“导师带徒”的平台,我与劳模赵洪波结成师徒对子。“多学习,多思考,多总结,多实践”,这是师父赵洪波教会我的赵氏学习工作法。“认认真真做事,踏踏实实做人”,这是我从师父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东西。笃实,道不可坐论,德不能空谈,于实处用力,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,形成了我为人做事的一套准则。

C:\Users\liangxq\Desktop\聂宏碧\现场工作.jpg

2016年,主负责前梁2#20MN自动化开发应用,担任小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的探路者,项目两上两下,最疯狂时,连续十几天,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就是一门心思想做成项目。项目中期因生产关系,机器人下线不用时,我哽咽了,感觉自己的努力打了水漂,也充满了不理解。后来师父告诉我,完成项目本身只是你自己的“小我”,盘活公司生产经营全局是“大我”,孰轻孰重?我恍然大悟。

2017年,在前梁2#成功的基础上,负责推进前梁3#20MN自动化升级改造,同步承担锻造自动喷雾的研发工作,前途多荆棘,唯有逢山开路,遇水造桥。

2018年初,公司给了广阔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,我通过竞争上岗,从技术转为了管理岗位,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,亦能使自己得到全方位的提升。

C:\Users\liangxq\Desktop\聂宏碧\自动化例会2.jpg

2019年,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,从机械技术到机电变热、装备管理;从管理小白,到初窥门径,是企业给了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。“欲戴皇冠,必承其重”,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又是一次自我突破的机会。优化项目管理,提高本质安全化,推进装备自动化升级、智能化转型……一项项工作,是责任的践行,亦是奋斗的目标。

无奋斗不青春,历史的轨迹总是惊人的相似,对奋斗者的奖赏从来不会缺席。

回望自己入职五年来的步步履痕,在技术和管理的不断锤炼下,少了一份莽撞,多了一份责任担当,更多了一份共享共赢。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才不敢做,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,事情才难。人生三分靠打拼,七分靠平台,东风锻造乃至东风,都建立了完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,这里有培训,有项目,许犯错,能晋升,只要你敢闯敢干,有责任担当,就能和企业共享共赢。梦在前方,路在脚下,自胜者强,自强者胜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说: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,撸起袖子加油干!”

C:\Users\liangxq\Desktop\聂宏碧\自动化例会1.jpg

五十年来,从特殊时代在十堰大山里应运而生的二汽;到开放合作,军车、商用车、乘用车全面铺展,倾情打造自主品牌;再直到如今在国企混改中的自我革命;东风一直保持着奋斗的姿态,面对汽车市场的新格局——轻量化、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日益明显,中国汽车迎来了新的转折点,东风汽车也将抓住这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。作为新一代东风人,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,我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,用奋斗成就青春梦想,用奋斗为实现“中国第一,世界前三”的东风梦想加油助力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装备管理科 聂宏碧)

 

赞/阅读

0
阅读量:8473

标签

暂时没有标签

评论